机电商会通讯第123期
2020-08-24 16:03:24

天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取得佳绩

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公布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17-2018年评价结果,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取得良好成绩,在全国133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位列第329名,排名前25%。天通于2016年12月正式成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此次是首次参与评价,建设成果得到了国家认可,充分显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技术中心重点开展电子信息材料及上下游配套产品的研发,发展至今,其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均有了长足进步,在电子信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例如承担过“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金太阳工程项目等;先后多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荣誉;获得核心自主知识产权293件,涵盖了磁性材料、晶体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做到技术自主可控;主导制定的蓝宝石国家标准GB/T 34504-2017于2017年顺利发布,是公司参与蓝宝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里程碑;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400kg级C向大尺寸蓝宝石晶体,晶体通透、无晶界、品质优良,并准备投入批量生产,与A向蓝宝石晶体相比,C向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材料有效利用率可提高20%以上,对提升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技术中心将继续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优势平台,在电子信息材料、移动通信、汽车电子、智能装备等众多领域开发更多具有前瞻性的创新成果,为公司的科研技术发展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万丰集团试水高端智能集成灶

“用造飞机的态度造厨电”

     5月20日,从武汉发往兰州西的“北斗星集成灶号”高铁首发仪式在武汉火车站举行。这趟覆盖了“京广线”上华中、华东主要区域市场的列车,途经全国19个省、152个城市,涉及37个车次,经停169个车站,年覆盖人流量约1000万人次。
  “我们将搭乘着中国的高铁梦,以高铁速度为全国消费者带去充满乐趣的生态智能厨房环境。”伴随“北斗星集成灶号”的缓缓驰出站台,也吹响了万丰集团正式进军高端智能厨电领域的号角。
  制造业巨头万丰为何会进军高端厨电产业?2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万丰集团围绕“大交通”战略定位,集团旗下的铝轮毂和镁合金产业均实现行业细分市场的全球第一,环保涂覆和智能机器人产业实现了行业细分市场的国内领跑,并通过跨国并购一举成为全球前三强的固定翼通用飞机制造商,成为中国通航产业的领跑者。那么,万丰缘何要试水厨电新产业?
  “虽然厨电产业是传统家电产业,但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新的传统产业产品也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我们万丰本来就是做高端装备的,为什么不能利用现有的制造产业基础,进军国家倡导的‘大健康’领域的高端智能厨电产品呢?”2017年初,万丰集团董事会在做了大半年的项目尽调后,成立了北斗星智能电器有限公司,开始正式进军智能厨电产业。
  首次试水厨电新产业,公司就选择了智能程度较高的集成灶产品。在总经理杨晓英看来,如今智能厨电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大健康产业,就拿集成灶产品来说,可以将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或蒸烤箱等功能合为一体,并实现智能化控制,具有独特的组合式和高效率吸油烟效果。“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路线图,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已经超越了过去的任何时代。我们希望能为每个家庭提供更健康的厨房环境,打造健康高端品位的生活方式。”杨晓英说。
  北斗星公司成立后,迅速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厨电领军人才,研发团队夜以继日研发新品。2018年初,百家旗舰店同步开业,北斗星第一款高端集成灶产品开始推向市场,并以高颜值、高性能、高差异化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走进北斗星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斥资2亿元打造的智能工厂,可以看到,10多台由万丰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在空中360度自由挥舞,精准切割、组装不同的集成灶部件。
  对于产品的打造,北斗星有着近乎苛刻的工艺要求。“我们进入这个领域,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发展的定位,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生产制造,都要做行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我们希望可以用造飞机的态度造出最好的产品,给用户最好的烹饪体验。”北斗星研究院院长张祥程展示了一块非常精致的不锈钢面板,“为了把每款产品打造成一个艺术品,我们每个平台的产品模具投入在2000万元左右。仅这一块无缝台面就投资300万元模具费,由11道工序锤炼,可以说是精雕细琢。”这种一体成型的珍珠砂无缝台面,只要轻轻一擦,台面就焕然一新,有效解决了厨房难清洁的痛点问题。
  精益求精,将产品做到极致,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是北斗星制造团队追求的目标。“为打造行业德国工业4.0制造的样板工厂,董事局主席陈爱莲给我们提出了‘人人都是工程师’的目标,要求车间80%以上的一线工人必须是大专学历。”制造总监沈思恩说,“一期3条全自动生产线,只需6个工人,而年产能达到10万台。”
  对于厨电产品而言,性能指标的测试数据最有发言权。“在对产品做了大量的调整优化后,我们北斗星集成灶都达到了国家一级能效标准。”沈思恩说,目前,北斗星研发的集成灶通过风箱结构调整,相比市场上的三级能效产品整整减少了近三分之一的燃气消耗,噪声、吸油烟机风压、全压效率等各项指标都高于行业标准。
  在国内厨电行业,虽然浙江板块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一直以来,浙江厨电企业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影响力都不高。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注重品质和品牌的浙江厨电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企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不断涌向市场,牢牢把握住了产业竞争的主动权。
  作为“浙江制造”首批认证试点企业,2017年方太厨电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老板电器也将产品品质的提升转化为销售业绩的调整增长,201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
  业内人士介绍,作为厨电细分领域的集成灶行业,正逐步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新兴力量。数据显示,自2003年诞生以来,短短15年,集成灶行业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近几年来,行业复合增长率都保持在30%以上。“浙江集成灶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不足,如多数厨企规模小而散,品牌知名度仍有待提高。建立智能化工厂就是我们转型提升的第一步。”亿田智能厨电董事长孙伟勇说。
  眼下,除了亿田,帅丰、森歌等智能化工厂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浙江厨具产业的转型升级,吸引集聚厨具电器领域高级人才,促进和带动全省中高端集成灶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一行莅临诺力股份参观指导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薛安克、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等专家领导一行莅临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参观指导,公司董事长丁毅、总经理毛英、常务副总刘云华、董事周学军、董事会秘书钟锁铭、研究院院长朱宝昌等领导进行了接待,并与之开展深入的交流。长兴县科协领导茹建良、夏鑫出席了会议。
     丁毅董事长代表公司向吴院士一行的到访表示诚挚的欢迎,并重点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智能物流产业的布局。
     吴澄院士肯定了诺力18年来的发展成绩,他认为从诺力的发展历程中能够看出整个我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发展的缩影。他指出,诺力的发展思路跟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是紧密结合的。勉励诺力围绕“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这16字开展生产经营工作。不要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不要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应该以问题为导向,把公司发展的痛点、难点、当务之急的事情作为工作的开展方向。
     丁毅董事长希望能够依托吴澄院士团队为企业厂内物流、与传化之间的区域物流打开局面,把智能制造做实,最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薛安克提出,希望借助吴澄院士团队的智慧和资源为诺力做出一些实事。通过各方努力,搭建仓储物流的平台,与传化合作、形成区域物流链条,建立物联网+务联网,提升物流行业智能化水平。

 

扬帆集团绿色造船项目获奖取得新突破

     近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舟山市共有4个科技成果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大学共同承担完成的“船舶钢材预处理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船舶钢材预处理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主要是建立一套满足PSPC新规范的新型生产预处理线,提高钢材预处理性能,使预处理后钢板表面满足PSPC要求。”在扬帆集团船舶设计研究院船体室主任柳向阳眼中,这项技术,能使船厂节省能耗、提高效率,冲砂房产能可成倍扩大,并降低工人的危险度。
     一直以来,船舶钢材预处理流水线存在有作业死角、残留物超标、返工率高等问题,随着国际造船业竞争日趋激烈,PSPC(所有类型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保护涂层性能标准)等国际规范出台,对造船厂家来说,只有在技术上不断突破,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才有发展的竞争力。
     从2013年开始,项目团队对扬帆集团东海岸船厂钢材预处理车间进行改造创新。“我们对流水线的关键环节进行攻关,流水线预热能源用乙炔替换柴油,优化了喷砂和除尘装置,改进了温度和行进速度控制系统。”柳向阳介绍,新的流水线能满足国际规范要求,分段完工后仍有75%的车间底漆得以保留,这样可在后续的分段建造中避免全面去除车间底漆,只需对破损区域进行冲砂即可。
     节省能耗8%、降低成本2%、冲砂房产能提高1.5倍,新技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高了扬帆集团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绿色造船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先进技术带来的是成本大幅下降、产品效能显著提高的‘双赢’局面,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扬帆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集团多项科研成果荣获省市科技奖项,多项技术成为未来船舶科技发展方向。
     据了解,扬帆集团目前手持订单23艘,约81万载重吨,合同总金额约7.76亿美元。

 

环宇集团通过测量体系AAA现场审核

        5月16日,由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委派2位计量专家组成的审核小组,对环宇集团浙江高科股份公司测量管理体系AAA企业进行年度监督审核。公司高层、各职能部门及生产公司代表参加了首次会议,各相关部门配合了此次审核工作。结果是审核获得通过。
     审核组采取面谈、查阅资料、现场观察等方法,对体系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了审核。内容涉及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中九个重点要素和五个一般要素,以及上一年度审核组提出的建议意见项的完成情况。
     审核组认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基本能按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的要求,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测量设备的配置能满足产品对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环境保护的要求。测量设备流转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文件控制、测量设备操作程序、外部供方的选择和评价、检定/校准证书、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过程、测量设备监视记录、检验记录、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基本符合要求。现场抽查HUM1-630主拉簧拉力试验过程,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其结果符合要求。测量设备通过检定/校准得到有效控制,并能溯源至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审核组宣布:环宇高科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现场监督审核通过,同意上报审批。

温岭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之路

     机床工具产业是浙江温岭市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温岭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数控机床、工量刃具为主的产业格局,集制造、销售、研发于一体的产业体系。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持续升级,温岭市不断调整自身定位,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有效促进了温岭机床工具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温岭市不断深化机床工具产业质量品牌建设总体方案和目标,积极引导机床工具企业建立温岭机床工具“标准联盟”,探索和实践集群联盟标准制定、质量品牌建设,提高全市机床装备和工量具企业整体产品质量及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区域品牌价值。以联盟为单位,积极制定区域内产业标准规范。
      2016年,温岭市机床装备行业协会发布了大众精机起草制定的《数控动柱立式车床精度检验》、《数控动柱立式车床技术条件》等“数控立式车床”联盟标准,并于2016年8月31日起实施。统一的产业标准规范不仅促进了温岭机床企业产品生产的规范化,而且有效提高了全市企业整体产品质量及管理水平。
     温岭是国内重要的机床装备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产生集聚效益,提高地区的向心力,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目光。在集聚的基础上,温岭市积极推动区域品牌的高端化和品牌化,培育龙头企业,以政策奖励或贴息补偿等方式引导、鼓励企业申请使用“温岭机床工具”集体商标,行业知名度及地位获得了显著提升,并进入国际中高端市场。
     并且在对机床产业的扶持力度上,温岭市不断加大投入,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购置工业机器人,大力推广本地优质产品应用。在保证产品质量、技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在政府采购、公建项目等中优先推荐使用本地企业产品。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目前,温岭市机床工具产业不仅在地区内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更是获得了国家认可。2014年9月,温岭机床工具产业集群被国家工信部列入全国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2017年12月28日,温岭5个数控项目入选全国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未来,温岭机床工具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助力温岭经济新的腾飞。


玉环亮出三张“牌”打造“中国阀门之都”

       近年来,玉环以标准提档、质量升级、品牌增效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品牌经济,稳固“中国阀门之都”地位。2017年实现产值339.38亿元,同比增长7.09%,其中自营出口131.42亿元,同比增长19%,并于今年3月6日获批筹建“全国水暖阀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一是做优产业链,培育“金牌”企业。立足功能区建设,打造区域性综合工业体系,形成模具制作到铜棒加工、锻造等专业化协作的配套产业链。出台水暖阀门行业专项扶持政策,企业重组成功后新立企业当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10亿元的,可分别一次性获得奖励300万元、500万元。2012年以来,发放各类政策补贴共3000余万元,行业工业型投资增长25%以上,培育了永和流体智控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苏尔达洁具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并建成中国最大水暖阀门专业市场---中国玉环阀门建材城。
     二是做强产品研发,树立“王牌”优势。重视技术研发,每年投资8.32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强化与浙大、西安交大等高校合作,邀请专家担任企业顾问,逐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四大(共性)核心技术,其中无铅青铜水暖用材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浙江苏尔达洁具有限公司、台州海天铜业制造有限公司先后摘得世界最高等级工业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并拥有授权专利2243件(其中发明专利168件)、3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企业高新技术(研发、技术)中心。

     三是做宽市场销路,抢占“名牌”份额。坚持“内外”联动,铺开内销网络,拓宽外贸市场,同时扶持做好省政府质量奖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争创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拓展新兴的南非、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进一步打响中国制造“玉环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个,“浙江制造”产品2个,浙江出口名牌产品12个;中低压阀门行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同类产品总产值的25%,约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23%,其中铜球阀产销居世界第一,闸阀、角阀、燃气阀产销居全国第一。


第123届广交会出口成交超300亿美元 达4年来最高

    第123届广交会闭幕新闻发布会5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行。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徐兵介绍,截至5月3日,本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1891.97亿元人民币(折合300.8亿美元),比2017年春季广交会(同比,下同)增长3.1%,为4年来春交会最高水平。来自各大洲的采购商人数全面增长。

  据介绍,机电商品仍排在成交首位。机电商品成交158.9亿美元,占本次广交会总成交额的52.8%;轻工产品成交80亿美元,增长7.6%,占总成交额的26.6%;纺织服装成交14.2亿美元,增长4.1%,占总成交额的4.7%。

  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成交96.7亿美元,增长8.8%,占总成交额的32.2%。品牌展区成交良好,共成交100.7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33.5%。

  成交订单中,中短单占比居高不下,长单占比依然偏低。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42.4%,3至6个月的中单占36.6%,6个月以上的长单占20.9%。

  本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203346人,来自214个国家和地区,增长5.3%,为5年来最高水平。各大洲到会人数全面增长,其中美洲和欧洲增长最多,分别增长12.76%、8.07%。

  徐兵说,本届广交会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和内涵,更加彰显广交会“卖全球买全球”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广交会扩大出口的功能持续强化同时,促进进口的作用也不断增强,帮助境外企业利用广交会平台,开发合作资源,拓展市场。其中,仅印度展团企业就接待境内外采购商超过300家,并与5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万向集团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日前,万向旗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一二三股份公司召开技术创新表彰大会。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万向发展进入向清洁能源、数字化迈进的新时期。
  万向是中国企业“出海”最早的试水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就认识到,“走向世界是战场,也是归宿。从长远来看,企业最终面临的将是国际市场。”
  万向的国际化,经历了产品走出去、人员走出去、企业走出去3个阶段,业务从汽车零部件发展到整车和清洁能源,与美国企业展开广泛、灵活的合作,万向也从最初的供货商转变为投资者、合伙人,从被动接受别人分工转变为主动组合别人的资源,国际化能力和地位显著提高。20余年后,万向已是中国国际化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在4.5万名万向员工中,海外员工有1.8万人。在美国制造的汽车中,每两辆就有1辆使用万向生产的零部件。
  万向国际化的成功,得益于抓住了中外经济高度互补的特点和制造资源全球化配置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资源差异,优化配置,创造互补利益,从而与更多的国外优秀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进退共同的命运联合体。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汽车配件厂商,万向一直在寻找机会圆造车梦。2013年,万向收购美国锂电池标杆企业A123系统公司,经过资源整合,短短18个月就扭亏为盈。如今,改造之后的“万向一二三”已成为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军企业。2014年,万向乘胜追击,投资美国karma汽车公司,在洛杉矶建立全美第一家豪华新能源汽车定制工厂,新车下线一年来市场反响热烈。
  因为万向,美国伊利诺伊州居民蕾切尔·麦高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作为万向新能源公司的员工,她感叹道:“公司对我们很好,他们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技能,还考虑我们的感受,为我们的家庭着想,是值得信任的忠实伙伴。”坚持共赢发展原则,万向在一系列收购中,给美国人创造了就业岗位、提升了就业技能。人心换人心,得到当地政府认可,得到合作伙伴称赞,万向赢得了一致的尊敬。
  万向在海外发展,注重的是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寻求的是利益的平衡与协同,实现的是发展的共享与双赢。万向国际化的道路还在不断深入探索。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表示,过去,万向国际化以“走出去”为主,未来,万向国际化将以“引进来”为主。在杭州,万向正在集聚全球优秀的科学家、创新者、创业者,建设万向创新聚能城---一座以大湾区建设为依托,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全球一流的宜业宜居融合体。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发布企业有11个月过渡期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7日发布修订后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生产企业有11个月过渡期进行技术升级。

  今年1月份,该规范进行了公示。新修订的规范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调整完善了车速限值、整车质量、脚踏骑行能力等技术指标。其中,最高车速由每小时20公里调整为每小时25公里,整车质量(含电池)由40公斤调整为55公斤,电机功率由240瓦调整为400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郝文建当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与公示版本相比,正式版本未进行大的项目的删减,只有个别项目的调整,如材料、防火等级等方面有所提高。

  该规范所有条款都是强制执行条款,将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为企业留下11个月过渡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舒平表示,在过渡期内,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包括更新材料,进行新的设计,改善生产工艺等。在规范正式实施之后,将不能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规范的电动自行车。

  中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目前全社会保有量约2亿辆,年产3000多万辆。但由于过去安全标准不完备,造成事故频发。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造成死亡8431人、受伤6.35万人、直接财产损失1.11亿元人民币。

  新标准正式实施后,消费者已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将由各省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办法,通过自然报废、以旧换新、折价回购等方式在几年内逐步化解。

上一篇:机电商会通讯第124期
下一篇:机电商会通讯第1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