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jiang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Import & Export of Machinery & Electronic Products (ZJCCME)
全球前15% 东磁获EcoVadis银牌勋章
2月17日,横店东磁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机构EcoVadis的严格评审中脱颖而出,荣获该机构集团级(group)银牌勋章,这意味着其ESG表现在所有参评企业中位列前15%,在光伏和磁性材料行业更是处于领先地位。
EcoVadis是全球公认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评级平台,其评估体系涵盖环境、劳工与人权、商业道德和可持续采购四大主题,涉及250多个行业、185个国家的超15万家企业。设有集团级(group)、实体级(entity)、场所级(site)三个层级,其中集团级(group)的评估计算企业在国内和国外的所有子公司,更具权威性。
得邦照明:自动化赋能,助力降本增效
日前,走进商用照明事业部宽敞明亮的车间,分体筒灯在传送带精准引导下,逐一进入各道工序,经过自动安装光学三件套与EVA棉的设备处理,再由自动锁螺丝机完成最后的装配工作,整个过程流畅又高效。
据悉,公司商用照明事业部通过对海外市场分体筒灯进行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制定了统一的设计标准,在此基础上,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构建了从原料上料到成品下线的全自动化生产体系,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此次自动化改造完成后,我们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近一倍,同时,产品的标准化设计也为我们后续的降本增效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将持续推动产线升级和技术创新,为“得邦智造”贡献力量。”相关负责人说。
50年砥砺前行 浙江土畜打造 “国际供应链服务价值创造者”
2月28日,在老牌国企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土畜)成立50周年之际,公司提出打造“国际供应链服务价值创造者”的全新目标,为巩固省国贸集团商贸板块龙头地位、持续引领商贸板块转型书写全新的“热土”篇章。
从1989年嘉兴桐乡会议提出“T型”发展道路,到1992年明确工贸一体发展,再到2012年制定“一体两翼”战略规划,2020年提出“内外贸并举、科工贸融四轮驱动”的战略思路……作为奋楫争先的改革“前浪”,从创立之初年进出口总额仅数十万美元起步,到如今扛起浙江进出口贸易大旗的“排头兵”,浙江土畜始终与之江大地同频共振,坚持砥砺奋进、勇立潮头。据统计,2024年,浙江土畜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增加15.63亿元,8家国内外生产企业营收均实现正增长,进口、出口数据创下历史新高,全年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指标。
万安科技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及时挖掘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成效,进一步做好平台体系发展工作,前不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2024年度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绍兴共有11家平台上榜,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万安智慧物联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
整车发展诞生需求,行业趋势衍生需求,市场竞争催生需求。在企业智改数转过程中,万安智慧物联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集成WMS、CRM、ERP、MES、SRM等系统,以柔性化精益生产为中心,数据流为主导,智能化建设为方向,通过搭建智能装备物联子平台、经营管理一体子平台、供应链协同子平台、生产高效柔性子平台、设计研发协同子平台、仓储物流子平台、数据管理及分析子平台、工业安全云子平台等功能平台,实现生产透明化管理、内外部资源高效整合管理等,大幅提升了公司信息化、智能化及研发制造全流程管理决策水平。
据了解,“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资源集聚共享、工业数据集成利用、工业生产与服务优化创新的重要载体,代表着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高应用水平,是全省“1+N”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省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欧迪恩喜获2024年度“纳税二十强企业”、“工业销售规模进阶奖”、“特别贡献奖”三项荣誉
2月14日上午,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钟埭街道)召开以“创新突破挑大梁 六干争先谱新篇”为主题的干部大会暨“五个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公司董事长李秀蓉、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彭树立参加动员大会。
会上,欧迪恩喜获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年度“纳税二十强企业”第十一名、“工业销售规模进阶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称号。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极其严峻的市场环境,欧迪恩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全年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同比增幅26.6%,实现了工业销售规模的跨越式增长,并在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担当作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牵头制定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这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据介绍,此项标准聚焦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特征,基于老年用户所需的辅助支持水平,提出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类,除了可用性、可靠性、无障碍、能耗和噪声等通用要求以外,还对养老机器人提供的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支持,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动性支持,信息和数据管理性能等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
此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引导养老机器人制造商精准聚焦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进行养老机器人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引领打造养老机器人产业新赛道。
我机电产品与RCEP成员国贸易顺差连续第三年扩大
中国海关统计,2024年,我机电产品对RCEP成员国(以下简称“成员国”)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9.8%至1099.7亿美元,是自2022年由逆差转为顺差后,连续第三年扩大。当年,我机电产品对成员国出口5140.5亿美元,自成员国进口4040.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9%和7.5%,均高于行业整体增幅。
东盟是我与成员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24年,我机电产品对东盟出口3103亿美元,占我机电出口总额的14.6%,首超美国比重。集成电路(39.8%)、计算机零部件(43.2%)、液晶平板显示模组(35.7%)、锂离子蓄电池(17.5%)等中间品出口增长显著,占对东盟机电出口总额的53.1%。
2024年,我机电产品与日贸易逆差连续第三年收窄,笔记本电脑(14.5%)、手机(0.6%)、家用电器(4.2%)、电动汽车(45.3%)等对日出口增长,汽车整车(-3.6%)、汽车零配件(-15.1%)、集成电路(-6.9%)等自日进口下降。
植保无人机、烘干机…这些农机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实施好今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将田间作业监测终端、植保无人机、烘干机等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各省结合实际将自行确定的报废更新补贴农机种类范围上限由6个提高至12个,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在补贴标准上,报废水稻抛秧机并新购置同种类机具,按不超过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不超过3万元。报废并更新购置采棉机,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由6万元提高到8万元。报废并更新农用北斗辅助驾驶系统,在《通知》确定的补贴额基础上,按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报废并更新田间作业监测终端、植保无人机,按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以上三类机具设备报废补贴申领要以购置同种类新机具设备为前提。
对于尚未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范围的田间作业监测终端,各省按不超过上年同档次产品市场销售均价的30%测算更新补贴标准;相关档次产品市场销售均价可通过市场调查获取,也可书面委托2家以上有资质的第三方开展专业价格评估、成本测算等方式获取。
新型电池产业链体系加速完备
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型储能制造业以新型电池等蓄能产品和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为主要领域,近年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体系加速完备。印发《行动方案》,旨在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建立新型储能电池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支持新型储能关键技术攻关,开展多场景新型储能应用试点示范,在储能产品运输等环节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推动建立储能型锂电池碳足迹认证体系和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体系。
我国首次在低压成套设备领域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我国首次在低压成套设备领域提出立项并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智能型成套设备附加要求》(IEC TS 63290)已正式发布。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丹麦、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专家协同完成了该项国际标准研制。
该标准规定了智能型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定义、使用条件、结构要求、技术特性和验证要求,为该类产品的设计、试验、验证提供了标准依据。该国际标准的发布,为智能型成套设备的系统功能和通信提供了技术要求和验证的方法。同时,也填补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低压成套设备领域智能型设备标准的空白,为促进国际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4项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获悉,近期,由我国联合德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共同研制的4项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功立项,包括车门开启预警系统试验方法(ISO 25354)、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试验方法(ISO 25355)、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试验方法(ISO PAS 11585-2)及自动驾驶场景自然语言描述方法(ISO PAS 34507)。
车门开启预警系统(DOW)可以在停车状态即将开启车门时监测车辆侧方及侧后方的其他道路使用者,并在有碰撞危险时发出警告信息。ISO 25354标准将规范车门开启预警系统的测试流程、场景和相关指标,促进DOW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应用,降低车内人员打开车门时的潜在事故风险。
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RCTA)可以在车辆倒车时实时监测车辆后方横向接近的其他道路使用者,并在有碰撞危险时发出警告信息。ISO 25355标准将规范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的测试流程、场景和相关指标,从而帮助驾驶员消除后方的视野盲点,有效避免倒车时与后方横穿的行人、车辆发生碰撞事故。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是指在车辆设计运行条件下持续辅助驾驶员执行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的系统。ISO PAS 11585-2将对此类系统的运动控制能力、人机交互方式等提出相应的试验方法和要求,为该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评价提供相关规范,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设计过程中,相关参与者在使用场景描述语言和描述方法时缺乏统一的逻辑和描述格式。ISO PAS 34507将规范用于场景描述的自然语言结构,提高场景描述方法的通用性,为基于场景的自动驾驶系统设计开发提供基础性支撑。
据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上述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标准的成功立项,是我国在该领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重要成果和结晶,可为产品研发、测试及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标准贡献度。后续,我国将联合相关国家共同开展上述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协调工作,持续贡献中国智慧。
五部门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
通知指出,《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5年版)》、《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录(2025年版)》和《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5年版)》自2025年3月1日起执行。
对2025年2月28日前(含2月28日)批准的按照或比照《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规定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项目和企业,在2025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进口设备,继续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工信部联重装〔2021〕198号)和《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的公告》(2012年第83号)执行。
对2025年2月28日前(含2月28日),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及中西部地区国际性展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项下的国际性展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继续按照工信部联重装〔2021〕198号文执行;2025年3月1日以后举办的,按本通知执行。
RCEP实施三周年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三周年。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生效三年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推进,形成区域合作、共享发展的新局面。
据海关统计,RCEP生效实施三年来,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累计进出口38.57万亿元,货物贸易规模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30%以上。2024年,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3.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地区合作活力持续释放。
根据RCEP规则,区域内90%以上产品将逐步实现零关税,极大促进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RCEP区域内,易腐烂的快运货物可实现抵达后6小时内通关,一般货物在抵达后48小时内放行,进一步提高运转效率。
作为RCEP区域内最大经济体,我国积极推动RCEP的高质量实施。在浙江,宁波舟山港今年2月新开通了一条通往马来西亚的RCEP航线,大大减少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近年来,青岛、广州、厦门、大连等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新增专门面向RCEP成员国的航线,进一步推动我国与RCEP成员之间的经贸往来,区域经济迈向高效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将拿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稳外资
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外资企业在吸纳就业、稳定出口、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要拿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稳存量、扩增量。
202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2.5亿元,同比下降27.1%;同时新成立外资企业59080家,同比增长9.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赵福军说,在全球跨国投资低迷、国际引资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吸引外资面临较为严峻复杂的形势,会议对稳外资作出进一步部署,审议通过稳外资行动方案,释放出多措并举稳外资的明确信号。
会议提出,要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深化相关领域开放试点,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优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此前曾公开表示,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特别是要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广工作;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提升引资政策吸引力。
赵福军说,2024年以来,我国相继在增值电信、医疗等领域出台扩大自主开放举措,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国范围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由31条压减至29条,顺应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推动相关开放举措落实落地、优化试点示范,将对高质量吸引外资起到促进作用。
会议还提出,要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加大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支持力度,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
商务部表示,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是创新引资方式、拓宽引资渠道的重要举措。商务部拟通过标志性展会、重点活动和重点平台,向外国投资者解读好、剖析透中国经济综合优势,引入更多高质量外资项目。
会议要求,要在政府采购等工作中做到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拓宽外资企业融资渠道,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做好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在入出境、停居留等方面为外企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潘圆圆说,会议就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入出境等外商高度关注的领域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利于解决外商在华投资的难点堵点,加强相关服务保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吃下“定心丸”。
汇市聚焦:特朗普“关税迷雾”中如何看人民币汇率?
当前,美元指数回落下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整体可控,叠加央行稳汇率政策保持强度、国内A股等风险资产表现良好等,人民币汇率或阶段性窄幅震荡。中长期维度下,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潜在风险仍是人民币汇率的主要风险因素,未来关税风险仍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并对我国货物贸易顺差构成压力。近期事件可关注4月初《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发布后对华关税的潜在变化。但美国对华关税也存在预期差,例如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幅度和节奏或不及预期、中美或积极展开经贸磋商以有效缓和市场情绪等。此外,国内稳汇率政策保持强度、稳外资政策持续加码等因素或对人民币汇率起到托底作用。
▍外部压力阶段性放缓,稳汇率政策保持强度。
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呈现波动式下行的走势,关键因素或在于特朗普就任后关税政策落地的节奏和强度整体弱于预期。内部因素中,从央行2024Q4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2024Q3报告中“强化预期引导”的表述修正为“稳定市场预期”,新增了“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的表述,表明当前稳汇率目标仍然重要。具体来看,央行的中间价报价仍与市场预期值存在一定价差,同时今年以来央行已累计发行1200亿元离岸央票,发行规模远高于历史水平。
▍国际收支框架看人民币汇率未来的压力和支撑。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潜在风险仍是中长期维度下人民币汇率的主要风险因素,未来关税风险仍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但在关税强“谈判工具”属性的作用下也存在预期差,例如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幅度和节奏或不及预期、中美或积极展开经贸磋商以有效缓和市场情绪等。直接投资方面,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环境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出现较大波动,近期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或有助于稳定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一定程度上对冲美国潜在对华加征关税或引发的货物贸易顺差收窄风险。此外,央行稳汇率政策保持强度,人民币汇率基差保持一定水平,外资仍有望延续增持人民币债券资产的趋势,债券市场的资本流入也有望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展望:
当前,美元指数回落下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整体可控,叠加央行稳汇率政策保持强度、国内A股等风险资产表现良好等,人民币汇率或阶段性窄幅震荡。中长期维度下,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潜在风险仍是人民币汇率的主要风险因素,未来关税风险仍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并对我国货物贸易顺差构成压力。近期事件可关注4月初《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发布后对华关税的潜在变化。但美国对华关税也存在预期差,例如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幅度和节奏或不及预期、中美或积极展开经贸磋商以有效缓和市场情绪等。此外,国内稳汇率政策保持强度、稳外资政策持续加码等因素或对人民币汇率起到托底作用。
▍风险因素: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或扰动人民币汇率;国内经济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导致基本面对人民币的支撑趋弱;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或扰动汇市预期。